近日,在亞馬遜全球開店跨境峰會上,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執行總裁戴竫斐在介紹業務發展情況時表示,在過去一年,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上的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根據亞馬遜全球開店數據,過去一年,銷售額超過100萬美金的中國賣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了25%。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金的中國賣家數量,同比增長接近30%。
從商品銷量來看,過去一年,中國賣家通過亞馬遜全球站點,向消費者以及企業客戶所售出的商品件數,同比增長超過了20%。
“全球經濟復蘇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而我們所在的出口跨境電商行業,是復蘇過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戴竫斐說道。從行業來看,跨境電商仍是增量市場,存在許多行業、機構性機會。
加強本地化布局
在剛剛過去的2023亞馬遜“黑色星期五”和“網購星期一”期間,全球消費者在亞馬遜商城里購買了超過10億件商品。不少中國賣家憑借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在活動期間取得了銷量增長。
中國商家正在全球市場展現他們的產品力、創新力和品牌力。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賣家拓展負責人宋曉俊介紹,2015年亞馬遜全球開店進入到中國以來,就持續深化本地化布局。過去幾年時間里,亞馬遜全球開店在中國很多城市都設立了自己的團隊,過去一年在建立本地化多功能團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另外,開拓產業帶方面,中國有數百個很有規模的產業集群,根據每個區域不同的情況和發展階段,在今年鎖定了超過100個產業帶。
為支持中國商家更好地在平臺上開展業務,亞馬遜全球開店對外發布了2024年在中國的五大業務戰略重點,即賦能品牌打造、簡化全球運營、強化全球供應鏈解決方案、驅動全球拓展、提升本地服務,圍繞五大戰略重點亞馬遜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工具和賣家服務升級。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產品及賣家教育負責人彭嘉屺介紹,在跨境物流環節,亞馬遜全球開店不斷優化升級在中國的出口運力資源, 提供多種高性價比的服務來解決賣家在跨境運輸中遇到的價格、時效,物流進度追蹤等痛點。最新發布的亞馬遜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Supply Chain by Amazon),把亞馬遜解決方案端到端聯系在一起,包括用亞馬遜全球物流 (AGL)、亞馬遜跨境承運伙伴方案(Amazon SEND)、亞馬遜入倉分銷網絡(AWD)等服務,根據大數據學習賣家庫存健康狀況,以及用戶的需求量,幫助賣家把貨物分到美國各個不同區域的庫房,保障每個區域都有庫存的覆蓋。
在區域業務上,亞馬遜全球開店宣布設立華東、華南、華西和華北四大區域中心,并全新增設華中區域中心,包括在武漢和鄭州新設服務團隊。通過五大區域中心的建立,亞馬遜全球開店進一步增強了在中國的區域覆蓋和布局,能夠更加高效和有針對性地響應當地賣家的實際需求。
同時,此次賣家培訓能力升級,代表著亞馬遜全球開店在賣家教育上的承諾,愿意付出更多的嘗試把培訓做得更好。亞馬遜全球開店自2023年3月啟用“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培訓中心”,已累計舉辦培訓活動超過2000場,培訓人次逾600萬。通過進一步升級,希望以培訓中心為依托,立足中國、輻射亞太眾多國家和地區,采用“4X4X4” 培訓體系,打造專業化、國際化、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培育和儲備的重要基地。
彭嘉屺對記者強調:“提升本地服務,可以代表我們對于中國業務拓展的重要舉措。”
同時,新賣家拓展持續驅動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上的增長。宋曉俊說道,過去三年,亞馬遜上中國賣家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新賣家。今年出海的歐洲領航計劃下面有一個“亞馬遜新賣家大歐洲拓展攻略”,結合歐洲復雜的合規政策以及多種物流解決方案,針對不同類型的中國賣家給出了保姆級建議和支持方案。
跨境電商仍是增量市場
在戴竫斐看來,中國賣家業務的穩定增長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這說明中國賣家持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這個數字也說明,跨境電商這條賽道,越多新生力量加入,賽道越寬敞。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更多創新的產品,還有更集中、更具規模的供應鏈優勢,以及更濃厚的創新和成長氛圍。”
跨境電商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跨境電商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1.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拉動同期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速超1個百分點。
從平臺側來看,雖然亞馬遜、阿里國際站等頭部平臺依然發展迅速,但隨著Temu、Shein等新平臺玩家的崛起,市場競爭快速加劇。根據應用分析平臺App Intelligence的最新數據,今年11月,快時尚跨境電商平臺Shein全美下載量同比增長26%,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同比增長16%,單月安裝量接近720萬次。
“每一年,我們都能看到不同類型、不同地域、不同的企業加入出口跨境電商這個賽道。我覺得,在實踐的過程中、嘗試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企業加入進來,這對于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也由此可見,我們出口跨境電商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戴竫斐說道。
面對新平臺的競爭,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市場及合作拓展負責人邱勝認為,目前,全球零售電商占全球零售的比例是19.5%,這個市場還非常大。“現在看到電商上購買的主力是80后,未來會有更多人網購,這是大的趨勢。為什么他們進來?是因為大家看到了這是一個有潛力、有空間的賽道。很多人參與進來,更多選品會讓賽道變得更寬,而不是存量市場上競爭,這是一個增量市場。 ”
從這個角度來看,亞馬遜全球開店在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時,更加關注的是客戶服務。“從亞馬遜自己的角度,我們更關注的是顧客,顧客服務好,提供更多的選品,不斷地降低價格,提供更便利的配送,顧客就會喜歡我們。我們覺得賽道里有更多的企業進來,大家一起把出口跨境電商這個事做得更大。”
這也是亞馬遜提出新產業布局的原因。邱勝表示,中國的賣家有能力在產業鏈迭代過程中、微笑曲線過程中朝著兩邊發展,一邊是創新、一邊是軟實力,就是我們的品牌。
企業需要建立品牌護城河
“我們始終相信,賣家要發展長久的全球業務,內部能力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內部能力的建設,是企業出海的核心,更是建立全球品牌的基礎。這些內部能力包括產品力、品牌力、運營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戴竫斐說道:“打造品牌非常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夠成功地打造品牌,持續累積品牌價值,這是賣家在國際舞臺上競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讓一個企業抓住發展的主動權,建立自己品牌的護城河,實現長期成功的關鍵。”
在亞馬遜上,中國賣家過去12個月的銷售額,有35%以上來自12個月創建的新選品,并有60%以上來自24個月內創建的新選品。在今年的賣家調研當中,超過55%的受訪賣家把加大新品開發力度,排在他們業務發展策略的第一位。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創新中心,我們希望為中國和亞太區賣家設立一個驅動創新發展的基地。通過支持賣家的交流學習和創新實踐,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戴竫斐如此解釋亞馬遜全球開店在深圳設立創新中心的原因。
在產業帶發展的帶動下,一些品類也顯現出良好的發展機遇。
傳統產業帶里不斷有中小賣家加入進來。比如華南廣州的服飾、深圳的消費電子、廈門的鞋帽服裝等。一些成功的賣家可以在同一個細分領域里帶動很多新的賣家。
同時,今年亞馬遜全球開店觀察到的小賣家進來比較多的領域:比如,原來以傳統外貿為主的山東的樂器,東北的泳裝、汽摩配等,這些都有很大的增長。針對這些領域,亞馬遜全球開店有一些定向的推廣、選品指導和不同目標市場消費者需求的分享。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賣家拓展負責人宋曉俊說道:“我們的一個洞察是,新賣家上線的痛點會集中在——他們不知道目標市場的顧客需要的選品是什么。這也是為什么過去一年,亞馬遜全球開店做了非常多新賣家上線指導的工作。”
亞馬遜今年6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和三年前相比,在亞馬遜上同時布局B端和C端的中國賣家數量,增長了近90%。同時過去幾年,跨境電商在C端取得的成功背后有中國供應鏈能力的支撐。這個能力不僅僅在C端可以發揮作用,在B端同樣能通過跟終端用戶的交互,進一步刺激新的產品和創新。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企業購負責人楊鈞說道:“對于那些品類天然就符合兩端需求的賣家來說,多元布局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優勢,能有機會放大他們品類的優勢。”
今年,相關部門印發《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有關舉措》。優化跨境電商企業出口退運措施。組織召開跨境電商、海外倉等現場會,舉辦新業態專題培訓,遴選優秀實踐案例,復制推廣經驗做法,多措并舉促進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
而在品牌出海方面,中國商家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得力海外電商公司總經理黃冠榮介紹,根據海外市場消費偏好,得力在出海的過程中做專做精,打造了不同的子品牌。得力通過不同子品牌共同發力,今年在亞馬遜上的業績同比增長了70%左右。
新銳運動品牌Baleaf則推進品牌化升級,并通過系列化產品打造、品質升級、服務升級,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并享受自在運動的樂趣。
Baleaf品牌首席營銷官張玉鳳介紹,得益于全面發力的品牌化內外部營銷協同,Baleaf在亞馬遜上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去年實現了約50%的增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