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門市東湖公園北側,巍然聳立著一座英雄山。
英雄山原名牛山,是荒山野嶺。自從1964年把大革命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胡華的遺骨遷葬到這里,并立碑紀念,才命名為英雄山。以后陸續把革命烈士譚枝、彭業權和老紅軍戴懷珍、革命老干部何潮等幾位同志的遺骨也遷葬到這里。1984年,在英雄山半坡上,又建起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和紀念亭,紀念我市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江門五邑的英雄烈士們。
而今,游客們來到東湖公園的倚湖樓,就可見英雄山那座莊嚴肅穆的牌樓,拾級而上,便到革命烈士紀念亭,再穿過一段蒼松翠柏的林蔭小道,便見幾座革命烈士墓。今日,這里已成為革命烈士陵園,成為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潮席卷全國,江門北街由英國人經營的亞細亞煤油公司的工人舉行了反帝罷工,江會一萬多名工人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帝國主義!”“3月,成立了中共新會地下黨支部,同時成立了江(門)會(城)地區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至1926年9月,分設新會支部和江門支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1924年底江會第一屆工人代表大會在江門召開。出席代表大會的有70多人,新會縣總工會會址就設在現江門市第九中學的所在地。1925年1月,新會農民協會成立,也是在江門設立聯合辦事處。同年2月,江門水南農民協會宣告成立。胡華烈士就是協會委員、農民自衛軍的副隊長。石沖鄉農民協會不久也相繼成立,譚枝烈士當年是該會的會長。當時,工農革命的聲勢如火如荼,新會全縣陸續組織的鄉一級農會有24個,會員達10多萬人。
1926年,國民黨反動軍隊十三師襲擊篁莊、里村、水南、東倉里、范羅崗、泰寧里、都會、荷塘、潮連、木朗、石頭等10鄉的農民協會,沿路殺人,燒搶農民協會會員的家,強奸婦女,打死10多人,逮捕了幾百人。
反革命的瘋狂屠殺,嚇不倒革命人民,相反,更激起人民的仇恨。農民自衛軍為了保衛革命力量,拿起武器反擊地主惡霸。為了配合廣州起義,省委在江門成立了中共五邑地委和五邑暴動指揮部,彭業權同志負責組織和領導江會地區工會、農民協會的工作。
彭業權同志是江門郊區紫萊鄉石子潭人,出身手工業工人。1923年,他曾參加北伐戰爭,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6年,黨派他回到江門負責組織工會和農民協會。他先后當過新會縣(包括江門)農民協會委員、三區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長、自衛軍隊長等職務。在黨的領導下,組織發動廣大工農群眾向封建統治勢力展開激烈斗爭,反對苛捐雜稅、要求合理提高工資、農民減租減息、除暴安良、支援省港大罷工等等。
廣州起義失敗后,革命武裝撤出會城,彭業權為了保衛農民協會組織,四出聯絡鄉民,在一次活動中不幸被地主發現,帶領反動武裝把他逮捕了。敵人企圖從彭業權口中得到黨的秘密,使用各種酷刑逼供,但彭業權堅強不屈。敵人無計可施,終于在1927年11月10日把他槍殺,彭業權犧性時毫無懼色,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制造白色恐怖,在全國范圍內,大肆逮捕和屠殺共產黨人,這股逆流很快波及到江會地區4月15日,駐扎在江門的國民黨十三師師長兼五邑警備司令徐景唐,伙同江門市偽市長葉顯、新會縣偽縣長嚴博求等,密謀策劃反革命屠殺行動。4月16日,反動派襲擊中共江會支部,封閉《四邑平報》,封閉新會總工會,一連幾天四處搜查商店、學校、住宅,到處抓人,船艇工會周化、油業工會袁漢等先后慘遭殺害,麥松被監禁,施以酷刑拷打,重傷而死。
譚枝是石沖鄉人,是石沖鄉農民協會的會長。反革命大屠殺時,石沖鄉的地主惡霸勾結國民黨反動派,誘騙他到鄉公所開會,在半途被敵人包圍逮捕,后被押到江門黃家祠(原紫茶小學,當時是國民黨25軍司令部)監禁,8月被押往廣州河南,后慘受殘酷折磨而犧牲。
胡華是江門水南鄉人,出身雇農,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后任水南鄉農民協會委員、農民自衛軍副隊長等職。在黨的領導下從事農民革命運動,組織和領導全鄉農民開展取消開耕費、水利費、碉樓費、民團費等苛捐雜稅的斗爭,挫敗了反動地主武裝民團局的陰謀活動,收繳了反動地主的武裝,并支援船艇、油業等工人的罷工斗爭,因此,反動派對胡華恨之入骨。
“四·一二”大屠殺之后,胡華逃往潮連鄉,后被敵人發現追捕。胡華體健有力,拔槍與敵人駁火,可惜寡不敵眾,腳部中彈,不幸被捕。當夜,他被關入黃家祠,受盡酷刑拷問,肋骨也被打斷,不久,全身浮腫。后又被解到會城監獄,繼續受嚴刑審訊,終因傷重慘死。
此外,還有黃華、呂惠旋(女)、彭干庭、張華熙、黎巨等一大批革命烈土,他們為了解放勞苦大眾,建設新中國,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烈魄忠魂,可歌可泣。女共青團員呂惠旋在上刑場前從容賦詩一首:
共憑鐵臂挽狂瀾,火海刀山視等閑;
敢信英雄非寂寞,丹心顆顆付人間。
在革命的征途上,有轟轟烈烈、慷慨赴死、從容就義的革命烈士,也有一生忠心耿耿、為黨為人民革命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功臣。
戴懷珍就是這樣的功巨。戴懷珍原是安徽省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由紅軍戰士升至排長、連長等職務,參加二萬五干里長征,到達陜北后從事后勤工作。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校軍銜,榮獲八一勛章、三級獨立勛章、三級解放勛章。解放后,歷任粵中軍分區總務科長等職, 1963年在江門病逝。
革命烈士的精神永遠鼓舞著人民前進
正是: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忠魂不泯,浩氣長存。








